四川省阆中市85亩城镇住宅用地项目转让。

  • 个人地源
  • 电话核实

转让费: 2亿

流转方式:转让

面积:56695平方米

可流转年限:70年

地区: 四川 - 南充 - 阆中

分类: 城镇住宅用地

权证:国有土地使用权证

权证时间: 2019 - 2089年

自定义标签: 城镇住宅,商品房

编号: S600534

联系人:傅先生

手机号码:

点击查看 完整的联系电话

2024-03-07刷新

4516次查看

分享
分享到
  • 土地流转详情
  • 土地流转介绍
  • 区域介绍
  • 相似土地流转

土地流转详情

建设面积:176259 容积率:大于2.0 据城镇中心距离:小于15KM
设施配套
  • 给水
  • 排水
  • 通电
  • 场地平整
  • 通路
  • 通讯
  • 通网
交通运输
  • 高速
  • 国道
  • 高铁
周边配套
  • 超市
  • 学校
  • 医院
  • 便利店
  • 商场
  • 菜市场
旅游资源
  • 文化产业
  • 自然风景
产业集群
  • -

土地流转介绍

本项目地位于阆中市,项目实际占地面积85亩,建筑规划总面积176258.87平米,地上计容面积141087.5平米(住宅134847平方米,商业6024平方米)。容积率2.5 ,建筑密度:≤30% ,绿地率:≥30%,规划有住宅、商业、地下车位的高品质社区。 项目已取得: 《国有土地使用证》 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》 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》 《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》 项目优势:根据阆中城市发展“南进、西扩、东拓、北控”的策略方针,项目地块属于阆中市重点打造的片区,是新城区中心位置,区域认同感较高。项目地块周边距离市政府、法院、水利局、人社局、自规局等开车五分钟即可到达。东北侧为汽车站,7路公交车可直通老城区,西侧紧邻凌家坝小学,西北侧为阆中医院,且地块临近火车站,距离机场仅10分钟车程便可到达,整个项目周边交通便利、出行便捷。 项目整体打包转让或其他方式合作 如有意向可与我司联系洽谈

区域介绍 —— 四川 南充 阆中

四川 南充 阆中

  阆中市,位于四川省东北部,嘉陵江中游,为四川省辖县级市,由地级南充市代管。幅员面积1878平方公里,人口88万。

  地理位置

  地名由来

  一解:因山而名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“阆,门高也”;乐史《太平寰宇记》“其山四合于郡,故曰阆中”。

  二解:因水而名。谯周《巴记》“阆水迂曲,迳其三面”;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云:“阆水迂曲,经郡三面,故曰阆中”;

  三解:因山水总概和地理形势而名。《阆中县志》(1993年版):“阆中周围山形似高门,因名阆山;嘉陵江流经阆中段,古称阆水;因城在阆山阆水之中,故名阆中。”

  2006年11月,阆中被联合国地名研究机构确定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。

  地理环境

  位于四川盆地北部,嘉陵江中游。介于东经105°41′~106°24′,北纬31°22′~31°51′之间。东靠巴中市、仪陇县,南连南部县,西邻剑阁县,北接苍溪县。阆中处于川中丘陵区向川北低山区过渡地带。全境东西北部高,中南部低,呈堰尾槽状地势和多层次梯级地形,海拔328~888.8米。低山、高丘、中丘占幅员面积92%,低丘、平坝占6.31%,水域占1.69%。阆中山脉分列嘉陵江东西,嘉陵江以东为大巴山脉,嘉陵江以西为剑门山脉。属大巴山脉的山体有蟠龙山、方山、龙山、大仪山等;属剑门山脉的山体有大罗山、仙桂山及其次级山体支脉。

  【物产资源】

  阆中土地肥沃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光照适度,动植物及各种自然资源丰富。粮食作物盛产水稻、小麦、玉米、苕类、豆类;经济作物主产棉花、油菜、花生、药材;还盛产油桐、柑桔、梨、桃、李、杏等;畜牧养殖以蚕茧、猪、牛、羊、鸡、鸭、鱼为大宗产品;林木树种有柏、杉、榆、杨柳、桃金娘等60个科,120个属,共400余种,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.1%。阆中先后被国家和四川省确定为商品粮、瘦肉型商品猪、蚕桑、棉花、油桐和速生林生产基地。境内有唐山穹窿、石龙穹窿、仪陇背斜、土门场背斜、双合场背斜等油、气构造带,石油储量约2000万吨,天然气储量约20亿立方米,其中石龙穹窿构造带油、气已部分开采利用。其它矿产资源主要有砂金、铀、石英砂等。

  【水资源】

  丰富的水面资源。阆中溪沟遍布,水资源丰富。境内有嘉陵江、东河、构溪河、西河、白溪壕,还有169条溪沟,由东、西两侧汇入中部的嘉陵江,且有6,400多处大小水利工程。年径流量6亿多立方米,“一江四河”年过境水量达249亿立方米,地下水藏量5,833万立方米/年,水能理论蕴藏量23万千瓦。嘉陵江支流已建成中小型水电站10处,年发电量5,377万千瓦时。

  【荒山资源】

  丰富的荒山资源。该市有非耕地189万亩,其中有60%的是荒山、荒滩,宜于进行治理改造,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各类种养业。

  城池变迁

  一建巴都、秦城。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载:周赧王元年(公元前314年),秦惠文王置巴郡,同时置阆中县,治城即巴子国别都故地。《元和郡县志》载:“阆州,在秦为阆中县也”;《太平寰宇记》云:“今郡城即古之阆中城”;《华阳国志》云:“阆中县本巴国别都,秦置县”。巴都、秦城在同一地方,此时治城在今盘龙山麓至玉台山临嘉陵江台地上(疑),即今兰家坝一带。

  二建汉城。为东汉时建。明嘉靖《保宁府志》载:“郡城在嘉陵江北,与锦屏山相对,为东汉建安六(201)年益州牧刘璋所筑。”《四川通志》也载:古城在东汉建安(196—220)年间刘璋修缮过,三国时张飞曾增修。《阆中县志》(帝制早期)载“县城西半里许为汉城也”。经勘察,汉城遗址尚有石砌码头及河堤残余,还有不少汉砖、汉陶、五铢钱等汉代文物出土。

  三建唐城。据明嘉靖《保宁府志》和清咸丰《阆中县志》载:由于嘉陵江水啮城,房屋街衢,迭遭摧毁。所以城市逐渐南移,最终移至今之古城区的位置。唐玄宗以后,城区位置基本稳定。《舆地纪胜》载:唐初鲁王灵夔、滕王元婴相继任阆州刺史时,按王宫规格修造宫苑,时称为隆苑,并修建了南楼、东楼等。尽管阆中城在唐时有增建修补,对城池面貌并无多大改观,但对后来城池发展和建成规模之城打下了基础。

  四建宋城。阆中城修建成规模之城是在宋代。宋时历任官员都把城池建设作为施政大计。据《阆中县志》(帝制时期)载“宋代初年,用条石修建城墙,墙顶外倾有城垛。四道城门,东南北修有瓮城子”等。其后城池多毁于战火。从宋代庆历四(1044)年起,虽历任政要恢复部分楼台亭阁,均未达到宋时初建之城的规模。并且在南宋淳祐三(1243)年为了抵抗元兵,曾移州治、军治于大获山,建大获城。虽县治在原境,因战乱和移州治于大获山的影响,对原城池少为维护,塌毁多处。宋代的阆中城,除注重建筑艺术和景观布局外,还特别注重风水意象。城外沿江两岸诸山,修建了众多的寺庙楼阁,组成城周风景带,使之与城郭互相映衬,时人赞叹古城“丹楼粉堞明灭于远烟高树间”,“秀绝寰宇”。至南宋宝祐六(1258)年,元军自汉中入阆州,重兵围困大获山,大获城终为元兵所破。之后,阆中又成为元军进攻南宋的重要根据地,修筑城堡和关隘,城周七关就是这时形成的。元末,明玉珍在城西补筑土城(城墙)。元代阆中城基本上沿袭了宋城的概貌。虽略有小变,但不出左右,尽为原址扩展。

  五建明清城。明清城即今阆中古城。明《保宁府志》载:“明洪武四(1371)年,千户滕贵在原址增拓,内外以条石砌成,城墙高一丈六尺,围长九里三分。建四门,曰富春、曰锦屏、曰澄清、曰威德。四门皆有月城”。明成化(1465—1487)年间,指挥使田仪又建四门城楼。明弘治(1488—1505)年间知府张翼重修。据史料记载,这时“城壕深一丈五尺,阔二丈五尺”。《四川通志》载:清乾隆三十四(1769)年知府宋思仁重修,并改城门为迎和、延禧、宝成、敦吉。《阆中县志》(帝制时期)载:“乾隆六十(1795)年知县胡延璠补修。嘉庆三(1798)年浚隍凿堑”。嘉庆二十五(1820)年,川北道黎学锦在西门外修筑石堤与石鱼翅以御水啮。

  此后,阆中城池没有明显变化,今之古城基本为明清城原形。

  历史沿革

  秦惠文王后院十一(前314)年,置巴郡及阆中县,郡治江州。阆中县辖今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仪陇、蓬安、西充、南充及巴中恩阳河,岳池西部、北部,剑阁东南部。北邻葭萌(辖今广元、剑阁、旺苍、宁强、梓潼),东邻宕渠(辖今巴中、南江、通江、平昌、渠县、营山、广安、邻水、大竹、达州、宣汉、城口、万源),南邻垫江(辖今合川、铜梁、大竹、潼南、武胜)。西汉初,汉高祖追念纪信诳楚安汉之功,析阆中县南境置安汉县,辖今顺庆、高坪、嘉陵、蓬安和岳池西部、北部,西充南部等地。其后,阆中辖区逐步缩小。

  东汉兴平元(194)年,征东中郎将安汉赵题欲得巴名,建议三分巴郡,益州牧刘璋遂分巴郡为巴、永宁、固陵三郡,阆中隶属巴郡,郡治安汉。建安六(201)年,鱼复人蹇胤争巴名,刘璋又改原永宁郡为巴郡,改原固宁郡为巴东郡,改原巴郡为巴西郡,巴西郡移治阆中。此后,阆中历代为郡、州、府、道治所,川北政治、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。

  东汉建安六(201)年至成汉嘉宁二(347)年,阆中为巴西郡治,东汉时,郡辖阆中、安汉、垫江、宕渠、宣汉、汉昌、南充国、西充国八县。三国时,郡辖阆中、南充国、西充国、安汉四县。西晋时,郡辖阆中、苍溪、歧惬、汉昌、宣汉、宕渠、平州、安汉、南充国、西充国十县。成汉时,郡辖县减少宣汉、宕渠两县。东晋永和三(347)年至南朝梁天监七(508)年,阆中为南梁北巴州和北巴西郡治,州辖北巴西、南部、木兰、金迁、掌天、白马义阳6郡,北巴西郡辖阆中、汉昌、胡原3县。

  西魏恭帝元(554)年)至隋开皇三(583)年,阆中为隆州和盘龙郡治。西魏,州辖盘龙、新安、南宕渠、金迁、白马、隆城6郡,盘龙郡辖阆中、汉昌、胡原3县。北周,州辖盘龙、南宕渠、金迁、白马4郡,盘龙郡辖县未变。隋开皇三年至大业三(607)年,阆内(阆中)为隆州治,辖阆内、南部、苍溪、奉国、仪陇、大寅、西水、晋城、南充、相如十县。大业三年,改隆州为巴西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,巴西郡复改为隆州,阆内亦改为阆中。隆州辖阆中、南部、苍溪、奉国、仪陇、大寅、南充、相如、西水、晋城、新井、思恭12县。武德四年,南充、相如属果州,仪陇、大寅属蓬州,又置新政县。武德七年省思恭入阆中,隆州共辖8县。唐高宗时,鲁王灵夔、滕王元婴先后出任隆州刺史。元婴以为衙宇卑陋,遂大肆营建,华丽拟于宫苑,称为隆苑。唐开元元(713)年(713)为避玄宗讳,改隆州为阆州,隆苑亦改为阆苑。唐天宝元(742)年,改阆州为阆中郡。唐乾元元(758)年,复改阆中郡为阆州。其后到元至元十三年(1276),阆中一直为阆州治所。五代后唐天成四(929)年于阆州置保宁军,北宋时曾置安德军。唐开元元年至北宋熙宁四(1071)年,州(郡)辖阆中、南部、苍溪、西水、新井、晋安、新政、奉国、歧平9县,熙宁四年省晋安入西水,省歧平入奉国,阆州共辖七县。

  元至元十三年至民国初,阆中一直为保宁府治。明洪武四(1371)年至崇祯十七(1644)年和清顺治八(1651)年至民国五(1916)年,川北道(民国二年改为嘉陵道)亦治阆中。明代,于阆中设川北分巡道。清代设川北兵备道和川北镇总兵署。清顺治年间,四川临时省治设阆中十余年,四川总督、巡抚、监察御史均驻节阆中,并在此举行了乡试四科。元代,保宁府辖阆中、苍溪、南部三县。明代,保宁府辖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广元、昭化、剑州、通江、梓潼、巴州、南江两州八县。清代,川北道辖保宁府、顺庆府、潼川州共二十五州县,保宁府除减少梓潼县外,原辖州县未变。民国初,川北道(嘉陵道)辖阆中、苍溪、南部、广元、昭化、剑阁、通江、南江、巴中、营山、蓬安、仪陇、邻水、岳池、广安、南充、西充、三台、射洪、中江、盐亭、遂宁、蓬溪、安岳县、乐至、潼南二十六县。

  1933年至1935年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阆中转战三年,曾在县城设方面军总政治部和33军军部,先后于阆中境内建立阆南县、阆中县和宗发市苏维埃政府。抗日战争时期,川陕鄂边区绥靖公署和巴山警备司令部均设于阆中。1984年6月,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阆中为历史古城。1986年12月,国务院批准阆中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。1991年1月,国务院批阆中撤县建市。1993年8月,阆中被列为省直辖市,由南充市代管。

  行政辖区

  阆中市目前下辖4个街道、21个镇、24个乡、1个民族乡:

  街道:保宁街道、沙溪街道、七里街道、江南街道办事处;

  镇:裕华镇、彭城镇、双龙镇、柏垭镇、飞凤镇、思依镇、文成镇、二龙镇、石滩镇、老观镇、龙泉镇、千佛镇、望垭镇、河溪镇、妙高镇、洪山镇、石龙镇、宝马镇、水观镇、金垭镇、玉台镇;

  乡:垭口乡、治平乡、天宫乡、天林乡、枣碧乡、北门乡、桥楼乡、河楼乡、木兰乡、东兴乡、清泉乡、凉水乡、解元乡、西山乡、方山乡、金子乡、三庙乡、峰占乡、鹤丰乡、金城乡、五马乡、朱镇乡、宝台乡、福星乡;

  民族乡:博树回族乡。

  经济

  因为交通闭塞等相关原因,阆中经济状况并不理想。特别是1997年之后,上级代管市担心阆中升格,在政策层面挤压阆中,阆中的经济发展陷入很大困境。再加上原有国有企业、集体企业破产,对地方经济发展更是雪上加霜。2003年后,阆中市政府提出了旅游兴市的战略构想,向传统优势产业要资源。经过几年的发展,阆中城市建设一年上一个新台阶,旅游收入不断增加,民生不断改善。2007年阆中市被列为四川省第一批扩权强县试点城市,在财政上脱离南充。财政经济直管后,阆中建设步伐明显加快,同时受益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影响,大批项目上马,彻底地改变了阆中的城市面貌。2010年实现GDP95亿元,财政总收入27.6亿元,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.1亿元,同比增长31.4%,首次突破3亿元。随着阆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的改善,广南高速的开通,兰渝铁路的建设,以及嘉陵江渠化工程,阆中机场的续建,阆中的经济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

  农业经济

  阆中有60多万农业人口,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。阆中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吸引了一些扶贫资金。

  特产

  特产有保宁亚酒、丝绸、保宁醋、干牛肉、半夏曲、白糖蒸馍等,其中丝绸织造的历史有两千多年,而保宁醋则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。

更多介绍

免责声明

该地源暂未提供权属证明材料,交易过程中请谨慎核实权属。交易洽谈过程中如发现欺诈行为请及时向地合网工作人员反馈。

为保障您的交易安全,请选择平台线上交易方式,平台可协助追溯交易流程,监督交易安全;为确保交易安全,交易过程所涉及的所有款项请通过地合平台官方收款渠道(官方微信、官方支付宝或对公账户转账),若通过私下线下交易或沟通而导致利益受损,平台不承担责任,一切后果由个人承担。

平台提供展示项目的面积、年限、用途、价格等数据仅供参考,实际交易中的面积、年限、用途、价格等均按实际交易标的物权属证明及对应业主沟通确认为准,出现有差别的,平台不承担责任。

本区分站

该区暂无土地流转服务中心

加入土地流转运营商

未来10年暴富行业

附近地块

IMG
13316026542
周一至周五 09:00 - 18:00
关注我们
IMG
微信小程序
IMG

清空所有提醒

确定要清空所有提醒吗?

咨询客服
专业客服

电话:13316026542
微信扫码

微信扫码,快捷联系客服!